Search

最好的教養,從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(閱讀心得)

以前,我一直很不懂為什麼媽媽崩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最好的教養,從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(閱讀心得)

以前,我一直很不懂為什麼媽媽崩潰文這麼多,每次看我都覺得其中很多事情是可以解決的,有些甚至是父母走錯方向育兒導致的。

一直到開了工作室,我才知道很多媽媽跟孩子相處壓力很大,隨著陪孩子一關關的破,原本,恨不得把孩子丟到幼兒園的父母,開始把孩子帶回家,原本討厭孩子放假的父母,開始喜歡孩子放假可以練,可以好好相處。

於是,我覺得很多的親子問題只是在於『父母不懂方法而已』,真的看懂孩子,又看懂自己的盲點,加上有方法,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。

我有很長的時間一直這麼認為著,一直到了這一年多來,當孩子變成了小學生、國中生,因為要開始陪孩子學習了,所以,我開始看到許多母親學習的傷痛顯現出來了。

孩子其實越來越脫離父母的過程中,父母的傷痛就越明顯。

一個一直抱怨孩子的母親,邊做邊罵,給她方法卻馬上轉移話題繼續罵,原本很氣她不陪孩子破關,後來我才知道他只是在證明『因為孩子很爛,所以都需要我去做。』,她只是在證明她被需要著。

小時候去鄰居家差點被侵犯的媽媽,無法同意孩子去任何人的家裡,那不是控制狂,只是,那會喚起她所有的恐懼,孩子的可能傷害在自己的腦海中無法控制的上演折磨著自己。

被霸凌過的媽媽很害怕自己的孩子被罷凌,即使對別人來說是小事,孩子也不覺得不舒服,媽媽就反應過度的處理。

這不是爸爸媽媽有病,而是,當你相信教養可以改變下一代,那麼,教養也已經造就了上一代。

我跟這本書的作者一樣,慢慢地理解,育兒,是一個面對自己的過程,唯有你越面對自己,才能越理解孩子。

在工作室中,我從不認定自己是個老師,只是一個陪伴親子面對問題的人,我一向心直口快,母親常常會來告訴我孩子讓他們困擾的點,我也可以找出孩子的問題讓媽媽陪孩子練習,但是,孩子的苦呢?

孩子苦於無法跟朋友們相處,想跟朋友玩卻不會破題,但是媽媽急著趕回家,因為黑暗讓她恐懼。

孩子苦於老師的騷擾狀況,但是媽媽告訴他:『講老師的壞話就是因為自己不乖。』,因為媽媽從小不敢得罪大人。

孩子只要跟同學出去騎車,媽媽就瘋狂的打電話,因為她曾經看過車禍被碾爆的頭顱,那影像在母親的心中是無法抹滅的恐懼。

慢慢的,我受不了看到孩子的苦,卻也不忍心去撕母親的傷口,我會慢慢的選擇乾脆不說話。

這本書幾乎所有的狀況我都遇過,雖然我用的方法不是書末所建議的方式,但是,這整本書對於父親母親這個角色來說,沒有那種媽媽有病的批判,也沒有男女教養分工的仇恨反而點出了男人教養中的問題,書中說明了目前的教養研究大多是現象學的研究,沒有垂直與縱向的綜合觀察。

教養孩子想要翻轉自己的教養輪迴,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唯有面對自己的傷口。

#這本一度想寫三篇文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是王麗芳個人對於人生與教養學習的分享園地,提供新書與演講訊息,並?
View all posts